盐城农商银行:精准治理“资金链” 织密反诈“防护网”
来源: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3日
在省联社和人民银行盐城市分行的正确指导下,盐城农商银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监管部门有关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全力推进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精准治理工作。2024年,青墩、步凤、伍佑和学富支行拦截4起假存单或电信诈骗案件,为客户挽回经济损失22万元。
强化组织领导,下好金融反诈“一盘棋”。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该行强化账户风险防控,加强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切实压降涉案账户数量。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行长亲自抓、分管行长持续抓的组织领导体系,周密部署、统筹推进电诈“资金链”治理工作方案落地。二是夯实制度建设。全年出台并修订完善了《账户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及操作规程》《涉案账户管理办法》等十多项制度办法,将涉案账户的考核纳入全年经营考核评价。同时,健全完善白名单建设机制,进一步落实精准防控,提升账户服务水平。三是严格考核激励。严格遵循“谁的客户谁负责”“谁的渠道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好各营业机构在防赌反诈工作的主体责任。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打赢资金链治理攻坚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聚焦有效管控,织密精准治理“一张网”。一是账户管理“严格化”。始终遵循“风险为本”的原则,明确个人新开账户分类分级工作规范,依托柜面异常取现提醒功能,着重关注一次性交易对手短期内转入款项即取现情形,落实账户核实“两查”机制,加强资金来源识别。二是建模赋能“数字化”。成立涉案账户数据分析专班,强化模型建设,依托于省联社建设的账户风险智能监测平台以及自建可疑交易监测模型等,初步形成融合监测、下发、查询、反馈为一体的账户闭环管理监测体系。2024年累计监测出可疑账户84983户,采取管控措施账户19262户,实时拦截账户3199户。三是分类管理“精细化”。动态开展账户分类分级工作,对涉案账户和正常账户的使用习惯开展研究,根据客户价值、身份特征等客户画像以及账户日均余额、账户静默周期等维度对存量账户进行批量动态调整。
聚焦宣教并举,坚定齐抓共管“一条心”。一是进一步推动信息实时共享。建立信息交流互动机制,对于异常账户及时互通,登记“拒绝开户登记簿”,实现实时共享。针对已管控账户至柜面取现情况,及时反馈,确有异常的,报告属地公安反诈中心核查,共筑联防防线。二是进一步打响特色服务品牌。组建六支“小圆服务队”,建立客户档案360份。通过厅堂沙龙、上门服务、外拓走访、金融知识宣教等形式累计开展外拓服务389次,服务客户1645人次,进一步夯实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三是进一步做好金融反诈宣传。积极开展“三进五扫”金融知识宣教活动,利用柜外清业务提示、柜台反诈宣传小贴士、厅堂微沙龙以及外拓宣传等形式开展反诈宣传,开展专题宣传200余次,发放宣传折页1万余份;做好《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线上有奖知识竞答活动,着力提高公众防范电信诈骗的风险防范意识。
下一步,盐城农商银行将严格落实“资金链”精准治理工作要求,持续落实账户管理主体责任,从事前、事中、事后开展数据分析和研判,打出组织保障、措施有力、宣传推动的金融反诈“组合拳”, 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